脑卒中后为何要尽早进行康复?
脑卒中发病率、致残率均较高,及时有效进行术后康复是关键。老年康复医院——北京民众护理院为大家详细讲解一下脑卒中术后康复的相关知识。相关资料表明,脑卒中经过正规系统的早期康复治疗,60%的患者日常生活能够自理、20%在复杂活动中需要帮助、15%需要较多的帮助、5%需要完全帮助,可使30%工作年龄的脑卒中患者在第1年回归工作。

缺血性卒中(脑梗死),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、神志清楚、神经系统症状不再恶化的48小时后,就可开始进行康复训练。
出血性卒中(脑出血)宜在病情稳定后进行。脑卒中发病后6个月内是最佳康复期,特别是1~3个月内做康复治疗,恢复效率最高。6个月以后,由于患者患侧肢体已发生肌肉萎缩及关节挛缩,康复的困难较大。国内外资料表明,出血性卒中(脑出血)康复速度及结果优于缺血性卒中(脑梗死)。
脑卒中康复的主要内容
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卧床1-2月可发生关节挛缩、肌萎缩、肌力低下、骨质疏松与直立性低血压等。
早期康复训练主要包括床上关节活动度练习、床上良肢位的保持和被动活动训练,可预防关节挛缩、深静脉血栓形成、压疮、肌肉萎缩、关节疼痛等,为即将开始的主动功能训练做准备。老年康复医院——民众护理院建议,康复患者早期要多与外界交流,增加患者康复的主动参与度和配合度。




恢复期运动训练主要包括转移动作训练、坐位训练、站立训练、步行和实用步行训练、平衡和共济训练、日常生活活动训练、理疗等,上肢功能训练一般采用运动疗法和作业疗法相结合,下肢功能训练主要以改善步态为主。
康复训练的强度该如何把握
康复训练的频率及时长:应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。在脑卒中康复开始阶段,患者每天接受至少45分钟的相关康复训练,能够提高患者的功能目标,增加训练强度时要考虑患者的安全性和接受度。住院康复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后,开展每天3小时、每周5天的康复训练是可行的。
康复训练的力度:活动幅度由小逐渐变大,直至全范围,避免用力过大或活动过度造成软组织损伤,多做抗痉挛模式的运动,如肩外展及外旋、肘伸展、前臂旋后、腕背伸、伸指,以及伸髋、屈膝、踝背屈等。
康复训练应按照人类运动发育的规律,由简到繁,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。运动时间由短到长、运动强度由低到高,运动方式由被动、辅助到自主运动。老年康复医院——民众护理院温馨提示,不管哪种类型的脑卒中,日常生活中都要合理饮食、规律作息,保持良好稳定积极的心态,听从专业医生的指导,康复训练结合中药汤剂、针灸等中医疗法,疗效会更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