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民众护理院

老年康复医院教您脑梗术后这样康复训练,恢复效果更好。

脑梗,作为一种常见且极具威胁的脑血管疾病,近年来始终保持高发态势。老年康复医院——北京民众护理院查阅相关数据显示,其致残率约达 50%,这意味着每两位脑梗患者中,就可能有一位面临不同程度的身体功能障碍。一旦发病,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,如自理能力受限、行动不便,还对患者的心理造成沉重打击,引发焦虑、抑郁等情绪问题。

手术作为脑梗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,虽能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、减轻脑部损伤,但术后身体机能的恢复绝非一蹴而就。脑梗术后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它就像是一座桥梁,连接着患者的术后状态与回归正常生活的希望彼岸。科学、系统且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,能够帮助患者重新激活受损的神经功能,逐步恢复肌肉力量、肢体协调性以及语言表达等能力,进而显著提高生活质量,让患者重拾生活的信心与乐趣。


t010036486807b4c770

脑梗术后康复的关键阶段

一)早期康复:筑牢根基

脑梗术后的早期康复,通常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、神经系统症状不再进展后的 24 至 48 小时内即可开展。这一阶段,患者身体极度虚弱,卧床时间居多,但却是康复的黄金起点。此时,重点在于预防肌肉萎缩、关节僵硬等并发症。

 

以良姿位摆放为例,对于偏瘫患者,仰卧位时需在患侧肩部、肘部、腕部等关节下方垫软枕,保持关节微屈,避免上肢因重力牵拉而受损;侧卧位时,则要确保患侧肢体处于功能位,如髋关节、膝关节微屈,两者之间夹软枕,既能防止关节挛缩,又能缓解局部压力。

 

同时,被动关节活动也不可或缺。护理人员或家属可轻柔地为患者屈伸大小关节,从手指、手腕,到肘部、肩部,再到膝关节、踝关节,每个关节每日活动 2 至 3 次,每次活动 10 至 15 分钟,活动幅度以患者无痛感、稍有阻力为宜,如同为关节做一场 “热身操”,有效促进血液循环,为后续康复创造有利条件。

 

(二)恢复期康复:提升自理

进入恢复期,一般在脑梗术后 1 至 6 个月,患者病情趋于稳定,身体机能开始逐步恢复,康复训练也迎来了强化提升阶段。这一时期的训练重点在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。

 

坐位训练是基础,起初可借助靠背,让患者逐渐适应直坐,随后减少支撑,锻炼躯干肌力量与平衡感;站立训练紧跟其后,利用起立床或在他人搀扶下,从短时间站立过渡到长时间稳定站立,感受双脚负重,激活下肢肌肉;步行训练则更加注重步态的矫正,患者可借助平行杠、助行器,先迈小步,保持节奏,纠正偏瘫患者常见的划圈步态,如教导患者主动屈膝、踝关节背伸,让每一步都坚实有力。

此外,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(ADL)更是涵盖了穿衣、洗漱、进食等方方面面。以穿衣为例,指导患者先穿患侧肢体,再穿健侧,脱衣时顺序相反,通过反复练习,让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,重新成为患者生活的日常。

老年康复医院——北京民众护理院提醒术后患者,言语和认知训练同样关键。言语训练可采用一对一对话、复述词语句子、朗读短文等形式,刺激患者语言中枢;认知训练则通过拼图、搭积木、记忆数字等游戏,提升患者注意力、记忆力与思维能力,助力患者全面康复。

 

(三)后期康复:精益求精

术后 6 个月以后,便进入了脑梗术后康复的后期阶段。此时,多数患者已基本恢复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,但距离完全回归正常生活仍有差距,康复训练更侧重于精细化与耐力提升。

步行技巧训练进一步升级,患者需要学习如何在不同路面行走,如石子路、斜坡,提高行走稳定性;上下楼梯训练,要求患者掌握正确节奏与发力方式,一步一个台阶,稳步前行;手功能精细训练则针对手部灵活性,开展系扣子、用筷子夹豆子、写字等练习,让手部动作更加精准流畅。

这一阶段的康复,如同雕琢艺术品,需要患者持之以恒,在不断突破中,向着回归正常生活、重返工作岗位的目标迈进,实现身体机能与生活质量的全方位提升。


t04858384bcc976854f

专业康复训练多管齐下

一)肢体功能康复

脑梗术后,偏瘫是常见的后遗症之一,严重影响患者的行动能力。针对偏瘫肢体的康复训练,需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。在早期,患者可进行简单的床上肢体屈伸动作,如仰卧位时,伸直双腿,脚尖上钩,保持 5 秒后缓慢放下,重复 10 次为一组,每日进行 3 组,以激活下肢肌肉力量;坐起后,双手可进行 Bobath 握手训练,十指交叉,患侧拇指在上,向前伸直肘关节,再缓慢上举,至与躯体呈 90°、180° 时稍作停留,每组 5 至 10 次,每日多次练习,既能放松上肢痉挛,又能刺激躯干感知觉。

随着恢复进程推进,力量训练逐步加强。患者可借助弹力带,进行抗阻屈膝、伸肘等练习,根据自身耐受程度,调整弹力带阻力,每周增加一定强度。站立平衡训练中,利用平衡板,双脚站立其上,微微晃动,锻炼脚踝、膝关节的稳定性;步行训练时,在平行杠内,迈出小步,脚跟先着地,脚尖再离地,纠正异常步态,逐步增加步行距离与速度。家属在旁辅助时,要注意站位与姿势,站在患者偏瘫侧,一手扶患者腰部,一手握住患侧手臂,给予恰到好处的助力,助力患者一步步恢复肢体功能。

 

(二)言语康复

脑梗常常累及大脑语言中枢,导致患者出现言语表达或理解障碍。言语康复训练是一场从 “咿呀学语” 开始的艰难征程。起初,患者可从简单的发音练习入手,如唇部运动,撅嘴、咧唇、抿唇,每个动作重复 5 次,放松咽喉部肌肉;再到发声训练,从单韵母 “a、o、e” 开始,逐渐过渡到声母与韵母组合,每日练习 15 至 20 分钟。

当患者有了一定基础后,词语、句子复述随即跟上。家属或康复师可准备一些日常物品卡片,如苹果、香蕉、杯子等,展示卡片并说出名称,让患者复述,从名词到动词、形容词,再到简单短句,如 “我要喝水”“我想吃苹果”。随后,情景对话模拟登场,设定购物、看病、问路等场景,引导患者参与对话,锻炼语言组织与沟通能力。日常交流中,家属要给予患者充分耐心,鼓励他们多开口,哪怕只是一个字、一个词,每一次尝试都是进步的基石。

 

(三)认知康复

脑梗引发的认知障碍,涵盖记忆、注意力、定向力等多方面,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与安全。认知康复训练恰似一场思维的 “健身操”。记忆力训练可借助拼图游戏,从几块的简单拼图开始,逐渐增加到几十块,锻炼视觉记忆与空间认知;数字记忆也不遑多让,复述一串数字,从 3 至 5 位逐步递增,反复练习,强化记忆能力。

注意力训练方面,可采用舒尔特方格,在规定时间内按顺序找出数字,提高注意力集中度;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,训练专注阅读与信息提取能力。定向力训练则利用日历、钟表,每日询问患者日期、时间,强化时间定向;家中物品摆放固定位置,让患者熟悉环境布局,增强空间定向。

老年康复医院——北京民众护理院温馨提示:通过这些训练,帮助患者重新认识世界,避免走失风险,更好地融入日常生活。

版权所有:Copyright © 2017 北京民众护理院 Reserved (京)医广【2025】第02-25-0336号 备案号:京ICP备17042211号